|
近五周商品住宅成交面積比較
|
本周監測的重點城市成交總面積416.88萬平方米,環比增加3.19%。四個一線城市中北京、深圳環比上漲,其中北京漲幅近六成;廣州、上海下降,上海跌幅明顯,下降56.28%。其他重點城市中,11座城市環比上漲,成都漲幅最大為78.05%,其次濟南、蘇州、杭州漲幅在六成上下,有5座城市漲幅在19%-36%之間;2座城市環比下降,南京小幅下滑,武漢跌幅超過五成。從成交量來看,杭州、成都、武漢超過50萬平方米,廣州、重慶在36萬平方米上下,有5座城市在21萬—28萬平方米之間,其他城市在12萬平方米以下。 與前四周平均成交面積相比,本周增加20.44%。14座城市成交量高于前四周平均水平,嘉興以208.07%增幅居首;4座城市低于前四周平均水平,上海減少50.95%,跌幅居首。
[ 詳情]
|
 |
|
中房網通過對這一年房地產行業出現的一些“高頻詞”梳理,總結出了10大關鍵詞,與大家回顧一起走過的2021。
[ 詳情]
|
 |
|
2021年已完成第三批集中供地的21城總計成交住宅用地(含綜合用地)約499宗地塊,土地出讓金總額5555.56億元。[ 詳情]
|
|
 |
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表示,需求收縮與房地產下行是兩個完全不同性質的問題,需求收縮主要是因為居民的消費需求減弱引起的。房地產下行是因為堅持房住不炒政策定位,促使房地產泡沫消退。[ 詳情]
|
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表示,房地產稅試點地區應該以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熱點城市為主,比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區以及部分區域中心城市。[ 詳情]
|
藍綠雙城控股集團董事長曹舟南表示,未來5年“行業整頓”主基調不會變,但政策上會有階段性局部調緩。市場將存量、變量與增量共存。房企要從“大開發”轉向“大服務”,轉向“實業邏輯”。
[ 詳情]
|
|
 |
對于即將到來的2022年,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將面臨怎樣的形勢,住建部將采取哪些具體舉措來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等問題,住建部部長王蒙徽給出了答案。[ 詳情]
|
12月3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強保障性住房質量常見問題防治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進一步提升工程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就質量常見問題防治工作做出通知。[ 詳情]
|
行業所面臨的危機,導致房地產行業危機的真相,以及“青銅時代”下,行業何去何從?2021年最后一天,2022“跨越——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如約和大家在線上見面。
[ 詳情]
|
|
|